首页 资讯 新闻动态

湖北省博物馆两项社教案例荣膺全国“文博社教百佳”并入围终选

发布时间:2025-07-18 22:28:16    浏览次数:75 次   

近日,湖北省博物馆申报的“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院士”和“曾楚美好食光”两项社教案例,从全国243项申报案例中脱颖而出,双双入选由中华文物交流协会指导、中国文物报社主办、博展圈(北京)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协办的“第四届文博社教案例宣传展示活动”“百项优质案例”并晋级终选。

“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院士”(宣传讲解类)案例以湖北省博物馆馆藏黄旭华院士国家科技进步奖奖章为切入点,通过沉浸式讲解,生动串联其隐姓埋名34载研发核潜艇的壮阔历程。案例将“国之重器”的研发史与黄院士“忠孝两全”的精神境界深度融合,实现了从传统孝道到现代爱国主义的价值升华。实施以来,已开展讲解逾200场,覆盖观众3万余人次,线上线下联动传播,成功打造“文物活化+精神传承”的社教示范模式,推广价值和教育意义显著。

“曾楚美好食光”(研学类)案例专为6-14岁少年儿童设计,依托馆藏丰富的曾楚饮食文物(如干鳊鱼,水稻、板栗等实物,青铜礼器、餐饮器具等),构建了融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学习体验。活动旨在引导孩子们从日常饮食中感悟合理搭建饮食结构并培养尊老爱幼、文明有序的传统美德。该案例内容充实、形式多样,包含文物导赏、专题讲座、沉浸式课堂、特色饮食体验(如“编钟”牛肉面、编钟巧克力蛋糕)及配套微课程等模块。通过关联屈原《楚辞》中的古老“食谱”,系统展现了2000多年前荆楚饮食文化的“饭、膳、羞、饮”四大体系。案例配套资源丰富,包括广受欢迎的《楚人饮食》读物、高点击率文物短视频(如《楚人舌尖上的干鳊鱼》点击超50万人次)以及融入研学的编钟乐舞和文创产品,极大提升了生动性与吸引力。自2022年4月启动以来,线上线下累计吸引逾60万人次参与,广受各地研学团队好评,获得《中国文物报》《湖北日报》等主流媒体关注报道。

“第四届文博社教案例宣传展示活动”初选会于北京举行。经专家严格评审,从六大类别(宣传讲解、研学、主题展演、展览展示、数字化传播、其他)中共遴选出100项优质案例进入终选。

来源部门:社会教育部

撰  稿:刘晓琪

审  核:钱 红

终  审:何 广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