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考古研究院 关于 大事记

2006

发布时间:2024-03-26 16:07:22    浏览次数:23 次   

2006年1月19~20日,湖北省博物馆、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召开2005年度业务工作汇报会。

2006年3~4月,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丹江口北泰山庙墓群王家垭墓地进行了第二次发掘。两次共完成发掘面积近6000平方米。

2006年3~6月、10~12月,武广客运专线咸宁孙郭胡城址两次发掘。领队冯少龙,项目负责人付守平。

2006年3月~2007年1月,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郧县青龙泉之梅子园遗址进行了发掘。完成发掘面积2500平方米。

2006年3~6月,为武广高速公路建设,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赤壁市博物馆对赤壁祝家岭遗址进行了勘探发掘。共清理东周楚墓22座。项目负责人潘佳红。

2006年3月15日,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对丹江口牛场墓群开始进行2006年度的发掘工作,完成发掘面积5050平方米。项目负责人周国平。

2006年3月17日~12月31日,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对郧县乔家院墓地进行勘探和发掘。共勘探6.5万平方米。

2006年3月20日,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襄阳陈坡村发掘战国10号楚墓。该墓属中型楚墓,随葬器物非常丰富,组合齐全,为研究楚国中等贵族墓葬的历史发展演变源流以及礼乐制度、身份地位都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2006年4月22日~7月10日、10月28日~11月14日,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丹江口北泰山庙墓群水牛坡墓地进行了两次发掘。共发掘墓葬115座。

2006年6月~2007年4月,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郧县郭家道子遗址进行了第一次发掘。

2006年8月15日,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荆州市博物馆在荆州、发掘了熊家冢战国楚墓。熊家冢墓由主冢、陪冢、车马坑、排葬坑和壕沟五部分组成,是已知楚墓中规模最大、布局最完整的一处楚国高级贵族墓地。

2006年10月~2007年2月上旬,为配合南水北调工程,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郧县大寺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2006年10~12月,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丹江口薄家湾遗址进行了局部发掘。

2006年10月中旬~2007年1月底,为配合南水北调丹江口水库清库工程,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郧县白鹤观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全面发掘,发掘面积1500平方米。

2006年10月23日~11月7日,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郧县鲤鱼嘴遗址进行了全部勘探。

2006年11月,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丹江口彭家院遗址进行了全面考古调查、勘探、测量,并进行了部分发掘工作。发掘面积1950平方米。

2006年11月~2007年1月,为配合武汉—安康铁路工程建设,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云梦城郊墓群进行了发掘。项目负责人熊北生。

2006年11月~2007年1月,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郧县郭家院遗址进行了第一次发掘。项目负责人张成明。

2006年11月~2007年2月,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郧县李泰家族墓群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勘探和发掘。

2006年11月8日~2007年1月15日,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郧县鲤鱼嘴遗址进行了发掘。

2006年11月14日~2007年1月20日,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丹江口北泰山庙墓群吉家院墓地进行了发掘,共发掘墓葬37座。

2006年12月~2007年6月,为配合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王文物保护工作,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郧县黑家院遗址进行了两次发掘。总发掘面积1875平方米。项目负责人武仙竹。

2006年12月~2007年,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郧县曲远河口学堂梁子旧石器时代遗址进行了第五次发掘。发掘面积2500平方米。

2006年12月3日,武荆高速公路建设期间发现一座东周墓地,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派专业人员到现场查看后,委托天门市博物馆对取土场进行全面考古调查、钻探和抢救性发掘。至2007年5月25日发掘完成。此为天门彭家山墓地。

2006年12月10日~2007年2月6日,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郧县黑院遗址进行了勘探、发掘。勘探面积2800平方米,发掘面积700平方米。

2006年12月17日~2007年2月8日,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郧县韩家洲墓群进行了调查勘探和发掘。

2006年,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丹江口牛场墓群进外边沟区进行了第三次抢救性发掘。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