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新闻动态

荆楚文明讲坛第36讲:刘斌教授主讲长江下游地区文明的形成与模式

发布时间:2023-12-04 15:55:37    浏览次数:84 次   

12月2日,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刘斌教授莅临荆楚文明讲坛,结合湖北省博物馆正在热展的“长江文明特展”,给观众带来了一场《长江下游地区文明的形成与模式》的精彩讲座。

本场讲座由湖北省博物馆、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主办,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楚文化研究所协办。讲座由湖北省博物馆副馆长王先福研究馆员主持,线上线下同步直播。

刘斌教授首先对中华文明探源进行了科普和回顾,然后从长江下游地区文明的兴起、长江下游地区文明的形成与模式、龙山时代的长江下游文化三个方面厘清了长江下游地区早期文明的发展脉络,勾画出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从黎明之光照亮良渚文明的发展过程,阐明江南水乡文明在连通南北、辐射东西汇入中华文明一体化进程中作出的积极贡献,实证五千余年的中华文明史。

刘斌教授认为,长江下游地区7000多年前就形成了以腰沿釡为特征的马家浜文化圈。经过1000年左右的演进进入崧泽文化时代,在崧泽文化晚期开始出现以玉器为标志的权力阶层,成为文明的前夜。大约在距今5100年左右,以良渚古城的建立为标志,良渚文明形成,特别是形成了以玉礼器为纽带的文明模式,创造了统一的神灵信仰。

刘斌教授通过亲身主持良渚遗址的发掘,为我馆还原了良渚古城内城宫殿区、外郭城、古河道、高等级墓葬区及祭坑、水坝系统等重要遗迹的发现与构建过程,总结了良渚文化的内涵与特色。并明确良渚文化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形成曾产生过重要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

讲座最后,刘斌教授还与线上线下的听众进行了互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