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新闻动态

出土木漆器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工作会议在湖北省博物馆召开

发布时间:2023-12-30 11:10:22    浏览次数:436 次   

2023年12月28日上午,出土木漆器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工作会议在湖北省博物馆召开。国家文物局科技教育司司长罗静,国家文物局科技教育司科技处处长钱坤,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省文物事业发展中心党委书记、主任余萍,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处处长卢申涛,湖北省博物馆党委书记、馆长、基地主任张晓云,荆州文物保护中心主任、基地学术委员会主任方北松,以及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中国林业科学院木材研究所、北京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陕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四川博物院、浙江省博物馆、山东省文物保护修复中心等高校、科研院所、文博单位共20余人出席会议。湖北省博物馆副馆长李奇、荆州文物保护中心主任方北松共同主持会议。

依托湖北省博物馆和荆州文物保护中心的“出土木漆器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简称基地),是国家文物局设立的首批重点科研基地之一,于2005年3月批准成立。近20年以来,基地在国家文物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物局)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健康持续发展。在紧跟现代科技发展并充分利用和研究高新技术成果、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水平、完善队伍结构、深化交流合作、科研基地建设与管理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

在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物局)的指导下,按照科研基地有关制度要求, 2023年下半年基地启动并完成换届工作,由张晓云任基地主任,方北松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周松峦任基地常务副主任,吴昊任基地副主任,聘请韦荃、李奇、吴顺清、吴双成、张治国、胡东波、周松峦、陈家昌、赵西晨、郑幼明、殷亚方、樊慧明任学术委员会委员。

会议全面总结了基地“十三五”期间取得的重要成果,并就《出土木漆器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学术委员会工作条例》(修订稿)及《科研基地五年发展规划(2024—2029 年)》起草情况、主要内容等作了详细介绍。在此基础上,学术委员会委员们对基地取得的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对今后基地的发展和工作方向积极献计献策,提出了建设性建议:一是加强木漆器保护的基础研究,注重出土木漆器病害形成机制和病害评估,并加强和完善木漆器材质和制作工艺等方面数据库的建设;二是提高跨学科、跨领域联合攻关水平,注重博物馆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交流,加强新型保护修复材料和技术的深入研究,建立木漆器的保护修复技术体系;三是重视多层次、多学科的木漆器保护修复人才培养,提升文物保护技术服务水平,实现传统工艺技术的保护、继承与创新。

余萍对基地成立近20年来取得的成绩予以高度评价,并要求基地下一步要重点加强基础建设,为文物价值赋能,积极推动荆楚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罗静进行总结性发言,就基地未来发展方向、保护技术科学化、多学科合作、人才队伍建设、科研绩效激励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指导性意见。他指出此次会议是贯彻落实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等十三部门印发的《关于加强文物科技创新的意见》的重要举措,对于基地未来五年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他强调,在发展规划上,要开展保护技术的针对性研究,高度重视已保护修复木漆器的材料服役状况、出土木漆器现场保护、保护修复工艺标准化和保护修复材料性能提升等方面内容;在基地管理上,要加强两家基地依托单位的功能细化,做到优势互补,协同共进;要进一步吸纳各方面专家,参与基地科研工作,并为年轻人才的成长提供有利条件。

本次会议的召开,为基地在新一个五年中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和湖北的文物保护重大需求指明了方向,为将基地建成我国文物保护科技创新研究和人才集聚与交流平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