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考古研究院 关于 大事记

2017

发布时间:2024-03-26 16:13:50    浏览次数:32 次   

2017年1月1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16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学术报告厅举行。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天门市博物馆联合开展的天门市石家河新石器时代遗址成功入选。

2017年1月11日下午,湖北省博物馆、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2016年度民主生活会在综合馆举行。

2017年1月14~15日,“2016湖北考古业务成果交流会”在荆门召开。本次会议由湖北省文物局指导,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办,荆门市博物馆承办。

2017年3~9月,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宜昌市博物馆对宜昌万福垴遗址开展考古发掘工作。完成发掘面积1050平方米。项目负责人黄文新。

2017年3~10月,为配合铜绿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大冶市铜绿山古铜矿遗址管理委员会对大冶铜绿山四方塘遗址、墓葬开展考古发掘工作。完成发掘面积800平方米。此次发掘基本弄清墓地规模和墓葬排列方式,为研究墓地性质提供了新资料;墓地南部发现6座墓葬有打破关系,发掘的3座墓分别随葬残炉块、玉觸、铁鱼,为研究墓主人身份和地位及时代提供了新资料;焙烧炉及炉子的发现,为研究炉子性质提供了新实例。项目负责人陈树祥。

2017年3月10日,省文物局在随州叶家山整理基地组织召开了“随州叶家山西周早期墓地出土珍贵青铜文物考古整理中的文物保护修复”项目验收会。

2017年4月11~12日,“201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会”在北京举行,天门石家河遗址入选。

2017年4月~2018年1月,围绕屈家岭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荆门市博物馆、荆门市屈家岭遗址管理处继续开展屈家岭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完成发掘面积1800平方米。考古发掘共清理各类遗迹260余处。主要为墓葬、房址、灰坑、灰沟、灶坑以及大量的红烧土遗迹,另有少量与祭祀或奠基活动相关的扣碗、扣豆遗存。出土遗物十分丰富。完整器物及已复原器物达700余件,以石器和陶器为主。这批遗存器物的年代历经油子岭文化、屈家岭文化和石家河文化共三个发展阶段。年代序列较为完整,基本涵盖了江汉平原史前文明的主要阶段,其中以屈家岭文化遗存和油子岭文化晚期遗存尤为丰富。2017年的考古工作,完善了屈家岭遗址的文化发展序列,丰富了屈家岭遗址的文化内涵。大量铜矿石的发现和跟祭祀活动有关的陶筒形器的出土,使屈家岭考古遗址公园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客观真实地展示长江流域史前五干年辉煌文化和文明进程的物质载体。项目负责人罗运兵。

2017年6~12月,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容美土司南府遗址进行了发掘工作。发掘总面积800平方米。项目负责人康予虎。

2017年6月~2018年1月,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保康县博物馆,对襄阳保康穆林头遗址对穆林头遗址进行了主动性考古发掘,完成发掘面积500平方米。穆林头遗址是沮河流域一处大型的屈家岭文化晚期聚落和高等级墓葬区。遗址分布范围广,文化层堆积厚,出土遗物丰富,延续时间长,从新石器时代历经西周、东周、东汉直到清代。此次发掘出土的文物约400件(套),为研究沮河上游和荆山地区的古代文化提供了十分重要的考古资料。项目负责人笪浩波。

2017年9月~2018年1月,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天门市博物馆主要对天门石家河遗址三房湾遗址、印信台遗址、朱家坟头遗址三个地点进行了发掘,完成发掘面积1000平方米。项目负责人孟华平。

2017年9月22~24日,作为湘鄂豫皖楚文化研究会秘书处所在单位,支持配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召开了“湘鄂豫皖楚文化研究会”第十五次年会。

2017年10月14日,由中国考古学会新石器时代考古专业委员会、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荆门市屈家岭管理区共同主办的“屈家岭遗址第四次考古发掘专家论证会”在屈家岭管理。

2017年11月,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苏家垄遗址及周边近4平方公里的区域进行了考古调查,为苏家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保护、规划、展示和下一步的考古发掘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017年12月12~13日,“石家河遗址考古研究与遗址公园建设学术研讨会”在天门举办。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