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组织 中国博物馆协会乐器专委会

国际博物馆协会乐器专业委员会 “理论•技术•方法:博物馆对传统音乐的诠释”学术研讨会在湖北省博物馆召开

发布时间:2018-09-11 14:04:35    浏览次数:132 次   

9月11日,国际博物馆协会乐器专业委员会(CIMCIM)“理论·技术·方法:博物馆对传统音乐的诠释”学术研讨会在湖北省博物馆隆重开幕。

此次会议是国际博协乐器专委会在亚洲地区举办的首次会议。湖北省博物馆党委书记、常务副馆长万全文主持开幕式,湖北省博物馆馆长方勤、国际博物馆协会乐器专委会主席加伯列(Gabriele Vittorio Rossi Rognoni)、国际博物馆协会副主席安来顺、湖北省文物局局长黎朝斌先后致辞。

加百列主席致辞

安来顺副主席致辞

黎朝斌局长致辞

方勤馆长致辞

万全文书记主持

国际博物馆协会乐器专委会主席加伯列先生在致辞中称:湖北省博物馆是全球拥有出土音乐文物最多的博物馆,此次会议在湖北省博物馆召开,是对湖北省博物馆作为全球音乐考古中心这一地位的肯定。2018年是曾侯乙编钟出土四十周年,此次会议在湖北省博物馆开幕,意义深远。

在未来的几天里,来自全球22个国家的47位外国博物馆馆长与知名学者将在湖北省博物馆和上海音乐学院东方乐器博物馆就博物馆的音乐展览及音乐考古学与中国学者展开研讨与对话。

国际博物馆协会乐器和音乐收藏委员会(简称国际博协乐器专委会,英文简写CIMCIM)成立于 1960年,是国际博物馆协会31个国际委员会之一,旨在促进高专业标准的博物馆乐器及相关收藏的使用和保护,目前有 31个成员国。湖北省博物馆是该专委会唯一的中国会员。

协会始终秉持成立之初提出的三个主题:国际乐器博物馆和收藏品目录(编撰)、乐器的保护和修复(研究)、标准乐器的编目(数据库)等。其推荐“规范公共收藏中乐器的使用及保护”的建议、出版的“音乐博物馆和乐器博物馆的护理(手册)”、“乐器保护与技术的文献汇编”及“艺术与考古技术文摘”等对于国际博物馆内的乐器保护具有指导性的意义。

专委会下设多个工作组,有“国际乐器博物馆及藏品目录”(编撰组)、“乐器的保护和修复”(研究组)、“乐器的标准编目”(编撰组)等,并细分有“民族乐器”“视听技术”及“乐器演示”等研究组,以适应多元的乐器对象研究及更充分的文化展示。每组各司其责又频频交流、合作,对该领域学术研究的深度和广度的拓展提供了良好的氛围。


分享到: